贵州豆腐丸子以酸浆豆腐为特色原料,结合传统工艺与地方风味,形成独特的口感。以下是两种主流做法:
一、酸浆豆腐外酥里嫩豆腐丸子特点:外皮酥脆,内部中空,豆香浓郁,是贵州街头常见小吃。
# 材料酸浆豆腐:500克(需提前发酵至表面微黑、质地软糯)
辅料:花椒面20克、盐20克、食用碱5克、味精3克、葱花碎50克、食用油适量
# 步骤 豆腐预处理- 将老豆腐用手捏碎,加入花椒面、盐、食用碱、味精拌匀,盖上纱布发酵12小时,期间需翻动防止凝固。 - 发酵后豆腐体积膨胀,质地变软黏,呈微黑色。
成型与裹粉
- 取发酵好的豆腐泥,加入葱花碎,揉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,表面裹上一层干淀粉或面包糠。
油炸技巧
- 热锅冷油,先炸至丸子表面金黄酥脆(约6分钟),捞出沥油。 - 再将丸子复炸至表面呈黄褐色,约8成热时捞出,避免炸焦。
搭配蘸汁
- 可搭配酸汤、辣椒油、葱花等调料食用,突出风味。
二、糯米粉外皮豆腐圆子 特点: 外皮软糯带蜂窝状,内馅嫩滑,甜咸结合,兼具米香味与豆香。
内馅:嫩豆腐500克(挤干水分后捣成泥)
外皮:糯米粉400克 + 普通面粉100克、盐适量、胡椒粉少许、葱花30克
# 步骤 外皮制作- 糯米粉与面粉混合,加入温水(约60度)揉成光滑面团,醒发15分钟
- 分剂子后压成圆形薄片,包入豆腐馅,捏合收口搓圆
烹饪方法
- 平底锅烧热油,6成热时下入圆子,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,期间可轻轻推动防止粘锅
- 炸至表面微焦时捞出,可搭配鱼腥草、辣椒油等调料食用
关键技巧发酵豆腐: 需控制温度和时间,避免过度发酵导致豆腐过软或发霉 裹粉技巧
火候控制:复炸时油温不宜过高,保持圆子完整性和酥脆口感
通过以上两种做法,可体验贵州豆腐丸子的多样风味,搭配不同蘸汁更能凸显其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