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茶的现场发酵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,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一、前期准备选地与养地- 选择通风、排水良好的场地,传统方法需在水泥地面或发酵池铺上湿润的茶末(1cm厚),保持湿润至地面变黑且无茶味,此过程需2-3周。
- 新场地需进行“养地”处理,通过定期洒水(每2-3天一次)促进微生物生长。
原料处理
- 以辽大叶等优质品种为主,采摘后进行杀青(高温破坏酶活性)和揉捻(破坏细胞结构,促进发酵)。
二、核心发酵流程堆茶与洒水
- 将杀青揉捻后的茶叶堆成50-70cm高,每100公斤茶需加30-50kg水,保持均匀湿润。
- 洒水后覆盖发酵布,利用微生物分解茶叶成分,形成独特风味。
翻堆与温度控制
- 每隔2-3天翻堆一次,降低堆高至40cm以下,通过温度计监控堆温(控制在50-65℃),防止“烧堆”(温度过高导致碳化)。
- 发酵初期温度上升,后期逐渐降低至35℃左右,促进干燥。
开沟与干燥
- 堆高降至40cm后开沟,让内部水分蒸发,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%后起堆,完成发酵。
三、后期陈化自然陈化
- 发酵完成后将茶叶摊晾至含水量达标,存放于通风容器中自然陈化数月,改善口感和香气。
- 陈化过程中茶叶中的生物化学成分持续转化,形成熟茶特有的“陈香”。
四、工艺关键点环境控制: 湿度、温度、通风需精细调节,经验丰富的发酵师对发酵进程有精准把控。 工具与创新
熟茶发酵以渥堆为核心,需结合选地、杀青、揉捻、发酵、干燥、陈化等多道工序,依赖经验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。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,使熟茶品质更稳定,风味更独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