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普洱熟茶的国家标准主要依据《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》(GB/T 22111系列标准),该标准自2008年实施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,最新版本为 GB/T 22111-2017,并于2018年正式实施。以下是主要内容的综合说明:
一、标准适用范围适用于云南省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生产、加工、贮存、销售等环节,涵盖生茶和熟茶两类。
二、核心要求原料要求- 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,需符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。
- 生茶以春茶或秋茶为主,采摘时分级制(特级至十级)。
加工工艺
- 杀青: 采用铁锅(220-260℃)或滚筒(180-200℃)杀青,使含水率降至55%-60%。 - 揉捻
- 干燥:日光干燥(毛茶初制)或烘干,含水率控制在6%-8%。
- 渥堆发酵:熟茶核心工艺,需在地理标志保护区内进行,发酵时间根据温度调整。
感官品质- 外观:
条索紧结,生茶墨绿油润,熟茶红褐润泽。
- 香气
:生茶有毫香、花香等,熟茶以陈香为主,可能伴有樟香、枣香。- 滋味:生茶回甘醇厚,熟茶顺滑陈香。
- 叶底:生茶黄绿柔软,熟茶红褐柔软完整。
理化指标- 水分含量:
≤13.0%。
- 灰分含量
:≤7.5%。- 水浸出物含量:≥35%。
- 农药残留/重金属: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。
卫生指标- 微生物限量:
大肠菌群、霉菌等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。
三、包装与标识包装需符合环保要求,标注产地、品种、等级、生产日期等信息。
地理标志产品需标注地理标志名称及认证编号。
四、质量检验与认证生产企业需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,确保符合标准。
普洱茶需通过感官评审和理化检测后方可上市。
五、其他说明2018年发布的《普洱茶熟茶》标准(GB/T 22111-2017)进一步细化了加工工艺和品质指标,强化了地理标志保护。
国际标准ISO 20715:2023将普洱茶生茶归类为绿茶,熟茶归类为黑茶。
以上标准通过规范生产流程和品质控制,保障普洱茶熟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消费者可通过专业机构认证标识选择优质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