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茶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,综合了不同工艺流派和现代技术:
一、采摘时间与标准选择春季和夏季采摘,以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为佳,要求芽叶成朵、干净完整,茶柄留短且轻采轻放。
环境要求
避免雨天和空心芽,采用竹篓或竹筐收集,运输时轻柔处理。
二、萎凋萎凋方式
- 自然萎凋: 室内通风良好、阳光柔和处摊放,需48-60小时,适合春秋季。 - 复式萎凋
- 加温萎凋:通过萎凋槽或设备控制温度(70-80℃),解决阴雨天萎凋难题。
关键控制萎凋至茶叶七八成干(含水量4-5%),需定期翻动和筛选,去除杂质。
三、干燥初烘
- 温度100-120℃,时间10分钟,快速去除多余水分。
- 晾凉15分钟后再复烘,温度降至80-90℃,低温长烘至含水量5%以下。
复烘与精制
部分工艺需二次烘干(复烘),进一步干燥并固定品质。
四、筛分与包装筛分
去除梗、片、蜡叶等残渣,保留优质茶叶。
包装与保存
- 未饮用前需存放3天,让茶气沉淀。
- 密封保存于冰库(1-5℃)或阴凉干燥处,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。
五、品质控制要点萎凋: 是关键环节,直接影响茶汤口感和香气。 干燥
存储:长期存放需保持环境清洁干燥。
六、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对比传统工艺以自然萎凋为主,耗时较长;现代工艺通过复式萎凋和加温技术缩短生产周期,但需严格控温以保证品质。不同工艺制作的白茶在香气、汤色上会有差异,例如自然萎凋的白茶汤色更淡雅,复式萎凋的茶汤更浓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