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绿化苗木常见病虫害

           

绿化苗木的病害可以分为 真菌性病害、细菌性病害、病毒性病害、植物线虫病害及非生物性病害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绿化苗木病害及其防治方法:

白粉病

症状: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,如白粉、黑粉等。

防治方法:提高通风条件,保持适宜的湿度,及时清除病叶,并使用防治白粉病的药剂进行喷洒。

灰霉病

症状: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,如霜霉、灰霉等。

防治方法:合理施肥、保持通风和湿度适宜、及时清除病叶,并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剂进行喷雾。

锈病

症状:发生在枝、干、叶、花、果等部位,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。

防治方法:选择抗病品种,及时清除病斑,利用锈病防治药剂进行喷洒。

斑点病

症状:在园林植物的叶部或嫩茎部出现不同大小、形状、颜色的斑点,一般由真菌、细菌等引起。

防治方法:及时清除病斑,利用相应的防治药剂进行喷洒,同时加强苗木管理,提高植物自身的抵抗力。

疮痂病

症状:发生在叶片、果实和枝条上,斑点表面粗糙,有的局部细胞增生而稍微突起,形成木栓化的组织。

防治方法:选择抗病品种,及时清除病斑,利用疮痂病防治药剂进行喷洒。

穿孔病

症状:植物叶部由于病菌的侵袭或其他因素的刺激会产生穿孔现象。

防治方法:加强苗木种植管理,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,及时清除病叶,并使用防治穿孔病的药剂进行喷洒。

根部病害

丝状物:患病植株的根、茎部分会出现很多白色丝状物,这是病菌菌丝体。

肿瘤:植物的根部局部细胞增生,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瘤状物。

腐烂:根部感染后病部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、多汁液,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。

防治方法:选择抗逆性强及抗病性强的苗木品种,培育健康苗木,避免苗木长途运输,认真假植,造林前水浸根24小时以上或蘸泥浆,造林后立即灌足水,加强抚育管理,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。

蚜虫

症状:蚜虫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,导致苗木叶片萎缩、变黄甚至枯死。

防治方法:采取物理方法,如喷洒水冲洗,手动捕捉等,也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。

白纹羽病

症状: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,在腐朽苗木的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。

防治方法:选择抗病品种,及时清除病斑,利用白纹羽病防治药剂进行喷洒。

根腐病

症状:根部被害形成大如核桃,小于豆粒状的肿瘤,受害苗木植株矮小,叶片黄化、脱落。

防治方法:选择抗病品种,及时清除病斑,利用根腐病防治药剂进行喷洒,同时加强苗木管理,提高植物自身的抵抗力。

白绢病

症状:根部感染后病部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、多汁液,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,有酸味,地上部分枯死。

防治方法:选择抗病品种,及时清除病斑,利用白绢病防治药剂进行喷洒。

根朽病

症状:感病后苗木地上部分枝叶变黄、早落或叶形变小,枝叶稀疏,枝条枯萎死亡等。

防治方法:选择抗病品种,及时清除病斑,利用根朽病防治药剂进行喷洒。

根白腐病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