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玉米种植前起垄怎么办呢

           

玉米起垄是玉米种植中的重要环节,科学合理的起垄管理可显著提升产量和抗逆性。以下是具体技术要点及操作建议:

一、起垄前的准备工作土壤处理

- 翻耕除茬,确保土壤疏松透气,深度达20-25厘米,利于根系发育和保水。

- 秸秆还田:未整地的地块需先用联合整地机完成灭茬、旋耕、起垄一体化作业,秸秆粉碎后与土壤充分混拌。

选择地块与品种

- 优先选择排水良好的中上等肥力地块,避免低洼易涝区域。

- 推荐早熟、抗逆性强品种,如沈农甜玉2号、津鲜2号等。

二、起垄操作规范

垄型与尺寸

- 垄距1米(宽窄行40×90厘米),垄高18-22厘米,垄向笔直。

- 采用导航拖拉机配套起垄整形机作业,确保垄体饱满、透光性良好。

施肥与覆土

- 垄中施足底肥(尿素30-40公斤/667平方米),配合追肥时采用喷施设备(如滴灌或喷施机)。

- 施肥后及时覆土,避免肥效流失。

三、特殊时期的管理措施

喇叭口期追肥

- 重点补充氮肥(尿素15-20公斤/667平方米),避免追肥困难。

- 可结合灌溉进行追肥,或使用粪水稀释后喷施。

干旱与涝害防治

- 干旱时通过垄沟排水,干旱地区可结合灌根技术。

- 雨季起垄高度适当降低(沙质土壤)或提高(黏土土壤),防止积水。

四、机械化与效率提升

联合整地机

- 一次性完成灭茬、旋耕、起垄、镇压等作业,减少跑墒风险。

精准农业技术

- 使用GPS导航设备调整垄高和行距,实现规模化精准管理。
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
地温调控:

起垄后通过覆盖物或镇压提高地温,促进发芽。

防风措施:培土起垄可增强抗风能力,必要时配合防风网。

通过以上规范操作,可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抗逆性,降低倒伏、涝害等风险。不同地区可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灵活调整垄型与高度,实现高效种植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