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玉米种植后除草剂怎么用

           

玉米除草剂的使用需根据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类型和施用方法,以下是综合技术指南:

一、使用时期与药剂类型播后苗前(封闭型除草剂)

- 适用阶段:

播种后至出苗前(约1周内),此时杂草未出土,药液形成药土层。 - 推荐药剂

- 乙草胺:华北地区1.2-2.5千克/公顷,东北地区2.25-3.75千克/公顷。 - 50%乙草胺:110-180毫升/亩。 - 38%莠去津:315-395毫升/亩。 - 关键注意:需土壤湿润时施用,避免高温时段。

苗后早期(3-5叶期)

- 适用阶段:

玉米出苗后,杂草处于2-4叶期,此时药液喷施效果最佳。 - 推荐药剂

- 烟嘧磺隆:对禾本科杂草特效,但需避开高温。 - 硝磺草酮:配合莠去津使用可提高效果。 - 苯唑草酮·特丁津:广谱除草剂,安全性高。 - 施药技术:茎叶喷施,需湿润环境,避免药液挥发。

苗后中晚期

- 适用阶段:

若前期防草不严,出现芦苇、刺儿菜等大草时,需使用灭生性除草剂。 - 推荐药剂

- 草铵膦:广谱高效,可喷雾或灌根。 - 灭草松:对禾本科杂草毒性强,需喷洒于茎叶。 - 注意事项:药量需增加,建议复配使用。

二、施用技术要点

时间选择

- 封闭型除草剂:播种后3天内完成,需土壤湿润。 - 苗后除草剂:最佳时期为3-5叶期,避开高温时段(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)。 - 复配使用:烟嘧磺隆与硝磺草酮复配可提高除草效率。

剂量与方法

- 土壤封闭处理:每亩150-250克药剂,均匀撒施后覆盖土壤。 - 茎叶喷施:每亩80-150克药剂,采用二次稀释法,均匀喷洒于杂草茎叶。 - 复配药剂:需按说明书配比,避免浓度过高。

环境管理

- 湿度控制:苗前需湿润土壤,苗后避免干旱。 - 温度管理:高温时(>35℃)暂停喷药,防止药液挥发。 - 风力控制:风力大时停止喷药,避免药液不均匀。

三、注意事项与药害预防

避免药害

- 药量控制:严格按说明使用,过量易损伤玉米苗。 - 施药时间:避免正午高温时段,减少药液挥发。 - 复配禁忌:禁止与有机磷类农药混用。

药害处理

- 叶面喷施:可用吲哚丁酸、芸苔素内酯等缓解药害。 - 管理措施:加强水肥管理,促进玉米恢复生长。

区域差异调整

- 东北春玉米与华北夏玉米需调整药剂剂量(如乙草胺浓度)。 - 带状复合种植需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