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冬玉米种植不长米

           

冬玉米种植不长米粒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,以下是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:

一、低温影响

穗分化期低温

穗分化期(约10-12天)若温度低于16℃,会导致幼穗分化停滞,花粉量减少或败育,形成空瘪粒。

灌浆期低温

开花至灌浆期温度低于18℃或乳熟期低于16℃,会抑制灌浆进程,导致籽粒空瘪。

二、水分管理不当

干旱缺水

冬春干旱导致土壤湿度低于45%,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受阻,易出现空瘪粒和秃尖穗。

水分失调

抽穗至灌浆期需水量大,缺水会导致雄穗干枯死亡或雌穗抽丝延迟,影响授粉受精。

三、施肥问题

营养不均衡

氮磷钾配合不当,尤其磷肥、硼肥不足,会影响花粉发育和灌浆过程。

有机肥缺乏

缺少有机肥和微肥会导致土壤肥力不足,影响植株整体生长和籽粒形成。

四、环境胁迫

高温

抽穗期温度高于35℃会杀死花粉,导致授粉失败。

强风或暴雨

强风会吹散花粉,暴雨可能淹没幼穗,影响受精。

五、管理措施

品种选择

选用抗逆性强、抗病虫的高产品种,如抗旱、抗倒伏品种。

合理密植

控制种植密度,避免叶片遮光,保证充足光照和通风。

科学施肥

按需施用氮磷钾复合肥,配合有机肥使用,重点补充磷、硼等微量元素。

水分管理

采用滴灌或喷灌技术,确保关键期水分供应,避免“卡脖旱”。

病虫害防治

及时铲除空杆、弱株,减少病虫害对养分吸收的竞争。

通过综合管理,可有效减少冬玉米秃顶缺粒现象,提高产量和品质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