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螃蟹脱壳后的养殖方法

           

螃蟹脱壳后的养殖管理至关重要,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:

水质管理

确保水质清洁、稳定,定期检测和调整各项水质参数,如pH值、溶解氧等。可以使用河水或自来水进行养殖,但自来水需先静置一段时间,待氯气挥发后再使用。

保持水位在平均水深60公分左右,蜕壳期间尽量不要加水。水质要保持肥、爽、亮,以培育优质藻类为主。伊乐藻等水草要保持生长态势,叶面要保持新鲜干净、无污垢,以提供螃蟹蜕壳栖息场所。

温度控制

螃蟹蜕壳后需要保持稳定的温度,避免出现过冷或过热的情况。可以将螃蟹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,如温度在20℃左右的房间内,同时避免暴晒和受冻。

补充水分

螃蟹蜕壳后的身体比较柔软,容易失去水分,因此需要定期补充水分。可以将螃蟹放入湿润的环境中,如湿润的海绵或泡沫中,或者通过喷水等方式保持其身体湿度。

避免磕碰

蜕壳后的螃蟹身体柔软,容易受到损伤,因此需要避免磕碰。在存放螃蟹时,可将其单独存放在一个盒子中,避免与其它物品相撞。同时,尽量减少对螃蟹的翻动和观察次数,以免损伤其身体。

投料管理

蜕壳前使用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,力求同步蜕壳,并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,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投饵总量的1/2以上,保持饵料的喜食和充足,以避免残食软壳蟹。

脱壳高峰期前后各有2~3天吃料很差,须少喂1/3到一半,脱完壳后1星期左右会有个吃料猛增高峰期,此时吃多少给多少。尽可能每天傍晚接近天黑时喂料,减少饲料泡在水中时间长而造成的营养流失。

水质监测与调整

定期检测水质,监测亚硝酸盐、氨氮、pH值的水质指标情况。前期阴雨天多,底层易缺氧,亚硝酸盐易升高。投喂一段时间饲料后,及时改底解毒,减少污染。

使用营养物质

适当泼洒含钙、氨基酸、多种维生素、葡萄糖之类的营养物质,减少螃蟹的应激反应,增加水体的营养成分,保持微循环良好。

保持水草覆盖

水草是河蟹蜕壳的最佳场所,为了保护和促进螃蟹蜕壳,必须保证水草覆盖率,前期以伊乐藻为主,水下透明度以20~30公分为宜,缺乏水草时及时补充。

消毒与保护

蜕壳后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,可以使用优碘等消毒剂预防细菌感染。螃蟹体质弱,抵抗力差,需减少人为干扰和惊扰,保持环境安静。

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,可以有效提高螃蟹脱壳后的成活率和养殖效果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