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人工养殖螃蟹怎么处理

           

人工养殖螃蟹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池塘建设

建造大小适宜的池塘,池塘高度要在一米以上,水深约50厘米,以防止螃蟹逃跑。

池塘中需要放养水草,如轮叶黑藻、苦草、伊乐藻等,以提供食物和栖息地,同时也有助于净化水质。

水质管理

保持水质清洁卫生,溶解氧含量要保持在5毫克/升以上,pH值应在7.0~8.5之间,氨氮含量保持在0.2~0.3毫克/升。

定期清淤,冬季抽干池水彻底清淤消毒,并日晒风冻1个月左右,以改善底质和水质。

定期晒塘,排干池水后让池塘彻底曝露在阳光下,通过冰冻和阳光曝晒促进有机质分解和有毒物质挥发。

消毒

蟹种放养前必须用药物对蟹池彻底消毒,常用药物有生石灰、漂白粉和茶粕等,每亩用量分别为75~100千克、30~75千克和30~50千克。

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消毒,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,每半个月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。

种草

在池塘中种植适量的水草,不仅可以作为螃蟹的食物,还可以作为其栖息和蜕壳的场所,同时有助于调节水质。

选苗与放苗

选择优质蟹苗,并在放苗前进行解毒抗应激处理,为蟹苗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。

处理底质

定期清理底质中的污物和残渣,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。

如果底质质量差,可以考虑更换底质或进行底质改良,如使用《底锈净》等底改产品。

脱壳期处理

在养殖后期,使用《底锈净》等底改产品防止黑底板现象,提高螃蟹的养殖效果。
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有效地管理人工养殖螃蟹的环境,提高其成活率和产量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