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稻虾共作小龙虾产量

           

稻虾共养模式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相结合的农业模式,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的双增产。以下是稻虾共养小龙虾产量的一些关键点:

普通产量

在没有采用稻虾共养模式的情况下,普通水稻的亩产大约在600公斤左右,而小龙虾的亩产在100公斤左右。

稻虾共养模式下的产量

采用稻虾共养模式后,小龙虾的亩产可以达到130多公斤,巨型水稻的亩产甚至高达850公斤。

稻虾兼作养殖模式在不影响水稻正常产量的情况下,每亩稻田可增加小龙虾产量60-150千克。

通过“稻虾连作”模式,2023年全国稻虾种养小龙虾产量达到275万吨,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和总产量的85%以上。

2023年,稻虾综合种养面积2530万亩,小龙虾产量275万吨,占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的八成以上。

在江西泰和县,通过“稻虾连作”模式养殖的2.5万余亩小龙虾,预计小龙虾产量超3000吨。

江西省彭泽县通过稻虾种养,全县小龙虾年产量超过2.5万吨。

在康湾村,稻虾共生养殖试点项目预计龙虾产量在2.5万斤左右,稻子每亩产量也超过了500斤。

经济效益

稻虾共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小龙虾的产量,还通过水稻和小龙虾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整体的经济效益。例如,在江西泰和县,稻虾综合产值超2亿元。

稻虾共养模式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,减少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,提高生态稻米品质。

综上所述,稻虾共养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小龙虾的产量,并且通过协同作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。这种模式已经在多个地区取得成功,并为当地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子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