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买回来的小泥鳅要怎么养

           

小泥鳅的养殖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设置、水质管理、饲料投喂和疾病防控等方面。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方法:

一、环境设置

池塘选择与建造

- 选择排水良好、水源充足、水质清新的低洼地带,池塘面积建议1-5亩,深度1.2-1.5米。

- 水泥池需铺15-20厘米厚壤土或防渗布,土池需防渗处理。

- 池塘分育苗池和养成池,便于管理。

水质管理

- 适宜水温22-28℃,pH值6.5-7.5,溶解氧≥5mg/L。

- 每周换水20-30%,夏季高温时增加换水频次,冬季保持水温15-20℃。

- 水质恶化时用生石灰(3-5kg/亩)或微生态制剂调节。

二、饲料投喂

基础饲料

- 以豆粕、米糠、麦麸为主,搭配蚯蚓、蝇蛆等活饵,日投喂量3-5%体重。

- 饲料台设置2个,驯化泥鳅摄食习惯。

投喂技巧

- 晚上投喂为主,高温期增加早晚投喂次数。

- 观察残饵情况调整投喂量,避免过量导致水质恶化。

三、疾病防控

预防措施

- 每月用生石灰(3-5kg/亩)或漂白粉消毒池水,防止病原体滋生。

- 保持水质清洁,投喂后及时清理残饵和粪便。

常见病害处理

- 烂鳃病:停喂+泼洒硫酸铜;肠炎:隔离病鳅+抗生素。

- 气泡病:5mg/L食盐水泼洒+换水。

四、日常管理

巡塘与维护

- 每天检查泥鳅活动、摄食情况,发现浮头、拒食等异常及时处理。

- 修补池漏,防止泥鳅逃逸。

增氧与水位调控

- 夏季高温时开启增氧设备,保持溶解氧≥5mg/L。

- 水位随生长逐渐加深,冬季加深至80-100厘米。

五、收获与运输

捕捞方法

- 在进水口设置捕捞网具,利用水流刺激集中捕捞。

- 捕捞后及时清洗,运输时保持水质稳定。

销售建议

- 选择市场或加工厂销售,鲜活泥鳅可搭配姜片、盐保鲜。

通过以上管理措施,小泥鳅的成活率可提高至90%以上,产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