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活泥鳅怎么养才能活的久

           

要使生泥鳅存活更久,需注意以下关键管理要点:

一、水质管理pH值与溶氧

泥鳅适宜中性偏碱环境,pH值控制在6.5-8之间,溶氧量需≥5mg/L。建议每周换水1/3,高温季节每3天换水一次,并配备增氧设备。

水质监测与维护

每日检测水质,及时清除浑浊或富营养化水体,防止烂尾病和鳃病。夏季高温时,可通过换水或增氧设备维持溶氧。

二、饲料管理

科学搭配

动物性饲料(如蚯蚓、鱼粉)占40%-50%,植物性饲料(如豆粕、米糠)占50%-60%,以提高消化吸收率。建议每天投喂2-3次,傍晚效果更佳,每次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3%-5%。

投喂方式

使用专用投饵机定时定量投喂,避免过量导致水质污染。幼鱼期(3-4厘米长)可投喂直径0.3毫米的饲料,逐步过渡到0.5毫米、0.8毫米,满月后使用膨化饲料。

三、养殖环境

空间与遮蔽

提供多样化环境,如水草、竹筒或塑料网片,避免单一化导致泥鳅焦躁或伤亡。家庭养殖建议使用鱼缸或大盆,底部铺沙壤土或种植水草(如芦苇、空心菜)。

温度与通风

保持水温在15-25℃,夏季加强通风降温。避免阳光直射,可通过增氧设备维持水体流动。

四、疾病预防

苗种筛选

选择体长5-7厘米、无病无伤的苗种,放养前用生石灰消毒池底。运输时用食盐水淋浴苗种,减少应激。

日常管理

每天观察泥鳅活动与摄食情况,发现异常(如肠呼吸、停食)立即换水或治疗。定期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泼洒消毒,预防病害传播。
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
容器选择:

优先使用土池或鱼缸,底部铺沙并种植水生植物,方便泥鳅栖息和水质净化。

喂食量控制:避免过量投喂,防止水质恶化。根据体重调整日投喂量(3-5月龄1%,6-8月龄1%)。

通过以上综合管理,可显著提高生泥鳅的存活率与养殖效益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