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养泥鳅的鱼笼怎么做

           

泥鳅鱼笼养殖是一种高效、灵活的养殖方式,适合浅水环境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的关键技术要点:

一、网箱设置

材料与规格

- 网箱采用聚乙烯材质,网目大小需确保泥鳅无法逃逸(通常建议水深超过体长)。推荐规格为6米×4米×1.8米,底部铺垫10-15厘米厚泥土,箱底距岸0.5米。

- 框架由竹竿搭制,每口箱配备6根竹竿(每条长边3根),通过绑扎或焊接固定于水中,确保网箱稳定性。

环境调控

- 水下部分1.5米、水上0.3米,箱壁需覆盖防逃网或防鸟网,防止泥鳅逃逸或被水鸟捕食。

- 水质管理:保持水体交换,建议每天换水1次,冬季可适当减少至每20天一次,同时使用增氧剂维持溶解氧含量。

二、苗种投放与饲养管理

苗种筛选与预处理

- 选择体格健壮、游动活泼的泥鳅苗,用3%食盐溶液浸洗5-10分钟消毒后投放。

- 株行密度:每平方米放养5厘米以上鳅种1000-1200尾,肥水条件好的可适当增加密度。

日常投喂

- 以配合饲料为主,搭配动物性饵料(如蚯蚓、红虫)。

- 每天投喂2次,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。入网箱后暂缓投喂1天,适应环境后逐步恢复。

三、越冬期管理(11月-次年3月)

营养积累与停食应对

- 9月底开始投喂维生素、免疫多糖、氨基酸等营养剂,配合化水泼洒增强体质。

- 10月下旬停食前完成营养储备,之后减少投喂至每日1%左右。

水质与底质维护

- 定期改底消毒,每15-20天使用药物和化学改底剂清理淤泥,防止病原体滋生。

- 越冬期换水频率降低至每20天一次,避免水体缺氧和亚硝酸盐积累。

防寒措施

- 水结冰时及时破冰或注入微流水,配合VC、应激灵等物质增强抗逆性。

四、疾病防控

定期检查水质参数(pH、氨氮、溶氧),发现异常及时调整。

避免混养易感染疾病的品种,病鱼需单独隔离治疗。

通过规范管理,网箱养殖泥鳅可实现高密度、高效率生产,同时降低环境风险。建议根据具体养殖规模调整技术参数,参考权威资料或咨询专家进一步优化方案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