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大泥鳅怎么养才能活的久

           

要养好大泥鳅并延长其存活时间,需从池塘环境、水质管理、饲料投喂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综合优化。以下是具体建议:

一、池塘环境建设选址与布局

选择向阳、近水、便于管理的地方,池塘面积建议5亩至10亩,池深1.5米至1.8米。四周设置防鼠网,进水排水口安装铁丝网拦挡,防止逃逸。

底质与水深

池底铺厚5厘米的细沙或有机质丰富的黏土(如腐熟鸡粪),水深春季秋季30厘米、夏季50厘米,冬季可加深至10-15厘米。底部种植水草(如芦苇、黑麦草)或设置竹筒、塑料网片提供遮蔽。

二、水质管理

pH值与溶氧

保持水质中性偏碱(pH 6.5-8),溶氧量需维持在5mg/L以上。高温季节(夏季)每周换水1/3,或每3天换水1次,并配备增氧设备。

换水与消毒

每天检测水质,浑浊时及时换水(每次更换1/4),换水时先排旧水再注新水,避免直接冲击泥鳅。定期用生石灰、漂白粉或复合盐消毒,预防疾病。

三、饲料投喂

营养均衡

饲料以动物性饲料(蚯蚓、鱼粉)和植物性饲料(豆粕、米糠)混合为主,比例建议40%-50%动物性、50%-60%植物性。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3%-5%,每天2-3次,傍晚效果更佳。

投喂方式

使用投饵机定时定位投喂,避免过量导致水质恶化。可搭配下沉食物(如玉米片)促进摄食。

四、日常管理

疾病预防

建立病害监测机制,发现异常行为(如浮肿、拒食)及时治疗。高温季节增加换水频率,低温时保持水温在20-25℃。

环境优化

提供多样化栖息环境,如水草丛、竹筒等,减少泥鳅焦躁和打斗。冬季水温降至10-15℃时,可适当减少投喂量。
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
苗种选择:

选用体长3-4厘米、游动快、无病害的苗种,运输时用食盐水浸泡消毒。

捕捞与增氧:定期捕捞防止过度生长,夏季缺氧时及时开启增氧设备。

通过以上综合管理,大泥鳅的存活率可显著提高,养殖效益也能得到保障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