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捞出来的泥鳅怎么养好活

           

刚捞出的泥鳅需要通过科学暂养和管理措施,确保其存活率并促进健康生长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养殖方法:

一、暂养环境设置鱼篓暂养

- 使用口径24厘米、底径65厘米、高24厘米的鱼篓,静水暂养时每篓放7-8公斤,流水暂养可增加至10-15公斤。

- 需预留1/3水面供肠呼吸,避免完全浸没。

木桶暂养

- 72升木桶可暂养10公斤,前2天每天换水4-5次,后续每天2-3次,换水量约1/3。

网箱暂养

- 2米×1米×1.5米网箱,每平方米可暂养30-40公斤,需套大网箱防止逃逸。

水泥池暂养

- 8米×4米×0.8米水泥池,蓄水量20吨左右,流水形式暂养密度40-50公斤/平方米。

二、水质管理

消毒处理

- 池塘或容器需用生石灰消毒1个月,鱼篓可用3%食盐水浸泡3-5分钟。

- 进水前可添加孔雀石绿8毫克/公斤浸泡鳅种5分钟,防止病害。

水质调控

- 保持水温22-28℃为最佳,低于5℃或高于35℃时暂停投喂。

- 水质浑浊时及时换水或增氧,溶氧不足时开启增氧设备。

三、投喂管理

饲料选择

- 以天然饵料(水蚯蚓、昆虫)为主,人工养殖可搭配豆饼、豆渣、米糠等。

- 日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4%-5%,高温季节减少投喂量。

投喂方式

- 早晚各一次,避免正午高温时段,投喂时将饲料沉入水底。

四、日常维护

设备检查

- 定期检查网箱、水泥池等设施,修补破损部分,防止逃逸或渗漏。

病害防治

- 发现异常行为(如浮肿、拒食)及时隔离治疗,定期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水质。

五、环境优化

光照与温度:

选择向阳、排水良好的区域,冬季需保温,夏季防高温。

增氧措施:水泥池等大型养殖场需配备增氧设备,保持溶氧量在5毫克/升以上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提高泥鳅的暂养成活率,并为后续养殖奠定基础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