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泥鳅苗耐养吗怎么养活的

           

泥鳅苗的耐养性较强,但需通过科学管理提升养殖效果。以下是综合养殖要点及方法:

一、苗种选择与投放苗种要求

- 选择体表光滑、鳞片紧贴、行动活跃(轻触可快速游动)的个体,避免有损伤或病害的苗种。

- 推荐从正规养殖场购买,确保来源可靠、成活率高。

投放时间与密度

- 4-7厘米的成年苗较适合,春秋季(2-3月或6-8月)投放可提高饲料效率和成活率,避免在繁殖期(4-5月)放养。

- 每亩投放量10-15公斤,密度控制在80-100尾/平方米,避免过度拥挤。

二、水质管理

水质要求

- 保持弱碱性或中性水质,pH值6.5-8之间,溶解氧≥4毫克/升。

- 定期换水,每次换水量1/3,避免水质突变导致应激。

增氧与消毒

- 高温季节通过喷头或增氧设备维持溶氧量,水体透明度≥30厘米时方可投放苗种。

- 放养前用3%-5%食盐水消毒5-10分钟,或用生石灰暴晒池塘一周后换水。

三、池塘环境与饲料

池塘设计

- 深度50-80厘米,底质以黏质土或沙质土为宜,种植水生植物(如芦苇)改善水质。

- 避免选择有污染源或水流湍急的水域。

饲料与投喂

- 以高蛋白饲料(鱼粉、豆粕)为主,搭配米糠、蚯蚓粉等,3-6月和9-10月投喂量占体重的4%,7-8月降至1%。

- 遵循“四定原则”(定时、定量、定质、定位),观察摄食行为调整投喂量。

四、日常管理与病害防治

巡塘与监测

- 每天检查水质、溶氧及泥鳅活动,发现异常(如浮肿、拒食)及时处理。

- 每10天换水1次,夏季高温时增氧设备需定期维护。

病害预防

- 严格消毒养殖设备,避免病原体传播;发现病鱼立即捞除并隔离治疗。
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
土塘与稻田养殖:

土塘更佳,稻田需防逃设施(如塑料膜)和排水系统。

季节性管理:冬季需保持水温20-30°C,可采用增氧设备维持。

通过以上科学管理,泥鳅苗的成活率可显著提升,养殖效益也能得到保障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