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院灯光设置规范需结合功能性、美观性、安全性和环境协调性,具体规范如下:
一、功能性布局原则分区照明根据庭院功能划分区域,如入口、步道、休闲区、水景区等,设置不同类型灯光:
- 入口:
壁灯或柱头灯,强调引导性;
- 步道/台阶
:地埋灯或低矮迷你射灯,保证夜间通行安全;- 休闲区:吊灯或壁灯,营造温馨氛围;
- 水景区:水下灯或射灯,突出水景动态效果。
动态与氛围营造- 重点区域(如雕塑、水景)采用射灯、光纤灯等突出显示;
- 水下灯可搭配变色灯带,增强动态视觉;
- 庭院入口可设置感应灯,实现人车自动感应开启。
二、安全与节能要求安全防护
- 灯具需防水防尘(IP≥65),靠近水源区域选IP67以上;
- 低电压供电(如12V/24V),避免漏电风险;
- 避免眩光设计,加遮光罩或采用漫反射。
节能措施
- 优先选用LED灯泡,降低能耗;
- 入口灯可设置定时开关,减少待机能耗;
- 合理规划灯光亮度,避免过度照明。
三、美学与风格协调风格统一
- 中式庭院可选仿古灯笼、石材灯具;现代风格适合简约金属材质;
- 灯具造型需与建筑风格协调,避免突兀。
光影艺术
- 利用投射光突出植物、墙面纹理,营造立体感;
- 动态光效(如流水灯)可增强景观趣味性。
四、布局规范与间距高度要求
- 一般住宅区庭院灯高度为2-3.5米,避免影响居民休息;
- 路灯间距根据道路宽度调整,通常15-25米。
安装方式
- 入口/门廊:壁灯或柱头灯;
- 园路/台阶:柱头灯或地埋灯;
- 水景区:水下灯+射灯组合。
间隔设置
- 人行道:12-20米;广场/停车场:15-25米。
五、特殊场景处理私密区域: 隐藏光源设计,融入环境; 大型空间
通过以上规范,可打造既安全又美观的庭院照明系统,同时兼顾功能性与艺术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