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道树修剪树枝的方法需根据树种特性、生长阶段及景观需求综合确定,主要分为以下技术手段和原则:
一、修剪方法分类
短截(截枝)- 轻短截:
剪去枝条顶梢1/5-1/4,刺激下部半饱满芽萌发,适用于花果类树木强壮枝。 - 中短截
:在枝条中上部饱满芽处剪断,用于弱枝复壮或骨干枝培养。 - 重短截:剪去2/3-3/4枝条,刺激强生长,多用于老弱树更新。 - 极重短截:基部保留1-2个瘪芽,促进侧芽密集生长,紫薇等树种常用。 - 回缩:剪去多年生枝条部分,降低顶端优势,促进基部更新。疏剪- 剪除病虫枝、干枯枝、交叉枝等,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,促进健康枝条生长。
除蘖
- 刪除主干基部或伤口附近的嫩枝、根蘖,避免养分分散。
截干
- 对粗大主枝或骨干枝进行斜向截断,缩小伤口面积,促进愈合。
二、修剪原则
保持树形
- 根据树种特性(如杯状形、自然开心形)制定修剪方案,同一道路同种树修剪形状需一致。 - 控制树高和树幅,确保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。
平衡生长
- 修剪侧枝和顶芽,避免枝条过度密集或顶端优势过强,促进均匀分布。
安全规范
- 修剪时保持与架空线路、通讯线路的安全距离(1米以下电力线路、2米通讯线等)。 - 冬季修剪避免强风天气,减少枝条折断风险。
三、常见树种修剪技术
杯状形
- 适用于悬铃木等树种,通过逐年疏除侧枝形成三股六叉结构,冬季对主枝短截促侧芽萌发。 - 上海地区多采用此形,避免与架空线路冲突。
自然开心形
- 无中央主导枝,主枝分布均匀,适合无顶芽自剪的树种(如雪松),保持冠形自然开展。
开心形
- 杯状形的改进形式,分枝点低且内膛不空,适用于无中央主轴的树种。
四、修剪时间与注意事项
最佳时期: 春秋季生长高峰前或秋季落叶后,减少对树木生理的影响。- 工具要求
通过以上方法与原则,可有效提升行道树景观价值与生态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