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,包括乔木、灌木、草坪、花卉等的养护管理要求,以及病虫害防治、水分管理、中耕除草、施肥管理等具体措施。以下是详细的标准内容:
一级管护:
绿地生长健壮,树冠完整,树形优美。
分枝点合适,无枯枝死杈;主侧枝分布匀称、数量适宜。
修剪及时、合理,内膛不乱,通风透光。
树木不歪斜(造型树木除外)。
叶片大小、颜色正常,无黄叶、焦叶、卷叶。
无缺株、死株。
无可视的病虫危害症状,被害株率≤2%,地下害虫≤2头/m²。
二级管护:
绿地生长正常,树冠完整,树形较优美。
分枝点较合适,基本无枯枝死杈。
主侧枝分布匀称、数量较适宜。
修剪及时、合理,内膛不乱,通风透光。
树木基本不歪斜(造型树木除外)。
叶片大小、颜色正常,无明显黄叶、焦叶、卷叶。
基本无枯死株。
基本无可视的病虫危害症状,被害株率≤5%。
三级管护:
绿地生长正常,树冠完整。
无明显枯枝死杈。
主侧枝分布匀称、数量较适宜。
病虫害管理:
综合防治,无明显病虫害危害和影响观瞻。
乔木整体枝叶受害率不大于10%,树干受害率不大于8%;灌木、地被、花卉等其他植物受害率不大于8%。
禁止使用化学药剂,必须用生物药剂喷打或采取人工捕捉。
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机制,定期发布预测预报,及时防治。
绿地灌溉排水及时,植物无明显失水萎焉和沥涝现象。
绿地内暴雨后12小时内无积水。
灌溉频次视天气、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情况进行适时适量灌溉,每次灌溉必须湿透根系层。
乔木应浸湿土层厚度超过40cm,小乔木不少于15cm,花卉、灌木、草坪等不少于10cm。
灌溉时间夏季高温时节宜在10:00之前或18:00之后进行,其他季节宜在10:00--16:00之间进行。
绿地栽植土壤疏松、肥沃,不板结。
绿地内土壤高度低于路沿边缘3-5cm。
严禁使用含有害成分的土壤。
绿地内无恶性藤蔓等寄生植物,树木无牵绳挂物、钉栓、刻画张贴物等。
施肥应根据不同植物习性,结合中耕除草松土进行。
每年宜施肥至少1次,春秋两季为重点施肥时期。
绿地应保持完整,无堆物、堆料,树干上不能有钉拴刻画等现象。
花坛、花带轮廓要清晰,花坛地势平整或顺平,浇灌时不能积水,边缘留深不低于7cm。
绿地要整洁,无杂物、无白色污染,对绿化生产垃圾如树枝、树叶、草屑等要随时清扫,做到全日保洁。
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城市园林绿地的整体效果,养护及时、科学、规范、精细,满足相应设计与功能要求,植物生长势强,枝叶茂盛丰满,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,绿地整洁卫生,设施完好无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