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养鸡疫情防治需要综合管理措施,以下是关键方法及实施要点:
一、免疫接种疫苗选择与接种程序
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疫苗(如新城疫、禽流感、传染性法氏囊炎等),按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接种。例如,60日龄鸡群接种新城疫1系苗和禽出败菌苗,90日龄接种禽出败菌苗。
疫苗管理
确保疫苗储藏条件(低温保存),使用前检查效价,避免混用过期或变质疫苗。
二、环境管理鸡舍卫生与消毒
- 每日清扫鸡舍,清除粪便和杂物,保持环境干燥通风。
- 定期消毒鸡舍、用具及运输工具,推荐使用过氧乙酸、百毒杀等高效消毒剂,注意消毒后冲洗和通风。
养殖密度与通风
合理控制养殖密度(如0-2周龄30只/㎡,5-6周龄15只/㎡),避免过度拥挤引发疫病。保持鸡舍南北朝向,确保每日光照16-20小时,冬春季节适当提高温度至24℃。
三、疾病监测与处理健康检查与隔离
定期对鸡群进行体温、粪便等健康监测,发现异常鸡只立即隔离,并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疫情预警与应急响应
建立疫病监测体系,对周边养殖场进行交叉监测。制定应急预案,储备常用药品和防护设备,快速应对突发疫情。
四、其他关键措施饲料与饮水管理
- 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,避免霉变或污染。饮水需定期检测,建议添加适量药物预防疾病。
人员与车辆管理
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,外来车辆需消毒。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需更换衣物并消毒,遵循"先小后大、先健康后疑似"原则。
雏鸡与种鸡管理
- 雌雏鸡孵化后需单独饲养2周,接种鸡斩城疫疫苗。种鸡需定期进行抗体检测,确保免疫状态。
通过以上综合措施,可有效防控散养鸡疫病,保障养殖效益和动物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