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在旧蜂箱内涂抹蜂蜜于傍晚常出没地点,观察是否吸引蜜蜂。若发现蜜蜂进入,需将蜂箱移至3千米外,避免回蜂。
- 可在多个地点重复此操作,逐步建立诱蜂信号。
蜂巢残片法
- 傍晚点燃带有蜂巢残片的引诱物(如稻草),利用香气吸引蜜蜂。若蜂箱有原住蜜蜂气味,可增强吸引力。
侦察蜂引诱法
- 放置蜂蜜引诱侦察蜂进入蜂箱,保持巢门开放,允许侦察蜂返回传递信息。反复操作后,可引导大量工蜂迁入。
二、环境与工具优化时间选择
- 春秋季(3-5月、9-11月)是最佳诱蜂期,此时气候适宜且蜜源丰富。夏季需避免高温,冬季需防寒。
诱蜂工具
- 优先使用旧蜂箱或木制蜂桶,表面涂刷蜂蜡(可用老巢脾或专用蜂蜡)增强气味吸引力。
- 蜂箱需保持干净无异味,放置于背风向阳、有明显标志物(如山丘、石岩下)的独树或石岩下。
地点布局
- 选择南向或坐北朝南的山坡,确保每日有阳光照射且视野开阔。
- 若在平地,可选择高处(如石崖下)或靠近水源(如溪边)的位置。
三、辅助追踪与维护观察工蜂行为
- 注意工蜂的飞行路线和排粪习惯。例如,工蜂回巢排粪时形成的圈数可判断蜂巢距离(每圈约1公里)。
- 通过声音判断距离:尖叫声消失快表示蜂巢较远,声音持续时间长则较近。
处理异常情况
- 若诱蜂箱内无蜜蜂,需定期检查并重新涂抹蜂蜡,或放置带有蜂蜜的树枝吸引侦察蜂。
- 防止天敌(如蜘蛛、蚂蚁)入侵,保持诱蜂工具清洁。
四、注意事项季节差异: 夏季需增强诱蜂点遮荫性,冬季需保温防寒。 工具伪装
蜂后管理:诱蜂成功后,需将蜂后转移至新蜂箱,并恢复原状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显著提高诱蜂效率。若长期未获成功,建议结合地理标志物和飞行路线追踪,逐步缩小搜索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