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羊用漏粪床设计需兼顾漏粪效率、结构稳定性和易维护性,以下是综合设计要点及建议:
一、漏粪板结构设计
尺寸与材质
- 漏粪板推荐使用楠竹或高强度塑料材质,确保耐腐蚀性和承重能力(单块载重≥300kg,使用寿命≥10年)。
- 常见规格为长×宽=305cm×70cm,可根据实际圈舍调整宽度。
排列方式
- 采用模块化设计,漏粪板之间通过卡扣或螺丝固定,方便组装和调整间距(板距2-3cm)。
- 对于大型圈舍,可设置活动导板(漏斗状)集中导流粪便,减少漏粪板与外界接触面积,增强保暖性。
坡度设计
- 羊床底部沿蓄粪池方向设置30°以上坡度,便于粪尿自然流向集粪池或沼气池。
二、清理装置设计
机械清理系统
- 在漏粪板上方安装轨道、清理滚筒及链轮结构,通过电机驱动清理毛(软毛+硬毛交错)清理残留粪便。
- 添加梳理刷配合清理毛工作,确保清理效率并保持清理刷清洁,降低细菌滋生风险。
自动控制与维护
- 轨道端头设置限位开关,实现清理装置的自动启停。
- 定期拆卸清理装置进行深度清洁,避免粪块堆积影响性能。
三、整体结构优化
空间布局
- 羊床分为公羊栏、带仔母羊栏等功能分区,便于管理不同生理阶段的羊只。
- 前栏高度1-1.2m,采用硬质木板(如12-15cm×2cm)与漏粪板衔接,便于安装漏粪导板。
保温与防潮
- 漏粪板底部设置支撑结构件,增强承重能力。
- 羊床侧面设置梯形饲料槽和饮水装置,方便羊只取食和饮水。
四、安装与维护要点
安装便捷性
- 塑料漏粪板通过卡扣或挤压方式组装,单人即可完成安装。
- 支撑梁与墙体采用卡接结构,可快速调整羊床形状和高度。
长期维护
- 定期检查漏粪板连接件,确保结构稳固性。
- 清理装置需定期清理链条和清理毛,避免堵塞。
通过以上设计方法,可有效提升羊床的漏粪效率、降低疾病风险,并延长使用寿命,为羊只提供更舒适的饲养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