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箱建设
- 采用木板拼接结构,确保密封性,悬挂高度需高于地面2-3米,避免天敌侵扰。
- 继箱管理:冬季保持2-3框空脾,强群可扩展至双王三箱体采集群(10-20条浆条)。
环境调控
- 冬季保温:用稻草、棉被包裹蜂箱,内部放置白糖溶液维持温度。
- 夏季防暑:避免高温时段操作,防止蜂群中暑死亡。
二、繁殖技术王台管理
- 选择底部有卵的巢脾,通过修剪翅膀抑制自然分蜂,培育新王。
- 新王产卵后调整群势,确保蜂群稳定。
合并与分群
- 弱群需淘汰劣王并合并其他群,强群可组织双王群或三箱体采集群。
- 蜂群过强时取一半留一半,避免资源竞争。
三、饲养管理饲料管理
- 节假日减少奖饲,避免蜂群伤力;糖浆温度需控制在20-30℃。
- 花蜜不足时补充白糖或蜂蜜,注意比例不宜过低。
疾病防治
- 早期识别病虫害,如中蜂烂子病可用石灰治疗。
- 蛋白质缺乏时补充蜂王浆,感染螨虫时用意蜂帮助清除。
四、采蜜与收获合理采蜜
- 避免过度采集,确保群内有足够蜜源储备。
- 油菜花期前后调整蜂群结构,促进采蜜效率。
收获与储存
- 蓝花苕子盛期(4-5月)可收获蜂蜜,需及时清理蜂巢并消毒。
- 蜂蜜储存需低温,避免发酵变质。
五、日常观察与调整每日检查蜂群状态,包括蜂王产卵、工蜂活动、饲料消耗等。
根据天气变化调整饲养策略,如高温时减少外出操作。
记录蜂群生长曲线,及时调整蜂脾数量和群组结构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系统提升养蜂效率,降低风险。建议结合本地气候和蜜源特点,逐步优化管理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