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民养羊加料需根据羊只生长阶段、饲养环境及成本效益综合调整,以下是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:
一、粗饲料的合理利用
原料选择- 优先选用无霉变的玉米、豆粕、麦麸等,霉变饲料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。
- 农作物秧藤(如红薯藤、花生秧)、秸秆等可制成青贮饲料,但需注意粉碎细度(羔羊建议1-3cm)和保存卫生。
粗饲料配方
- 育肥羊:玉米30%-53%、麸皮14%-25%、豆粕14%-21%、DDGS(饲料添加剂)20%-25%。
- 母羊:玉米49%、豆粕14%、麸皮12%、DDGS20%。
- 羔羊:玉米60%、豆饼9.5%、麸皮20%、骨粉0.5%。
二、精饲料的科学配制
预混料选择
- 育肥羊:5%肉羊预混料(玉米53%、麸皮8%、豆粕14%、DDGS20%)。
- 羔羊:5%羔羊预混料(玉米53%、豆粕14%、DDGS20%、麸皮8%)。
- 母羊:5%妊娠预混料(玉米49%、豆粕14%、麸皮12%、DDGS20%)。
成本控制
- 优先选用性价比高的预混料,如小牧侠饲料系列,可降低豆粕等原料成本。
- 避免过量添加添加剂,推荐使用维诺育肥羊多维、维诺霉清多矿等益生菌制剂辅助消化。
三、喂食方法与注意事项
喂食频率
- 育肥羊每日喂2-3次,羔羊3-4次,母羊1-2次。
- 冬季可湿喂干料(温水浸泡后),其他季节干湿搭配。
营养均衡
- 粗饲料占比不超过精饲料(粗饲料40%-60%、精饲料40%-60%)。
- 每日补充食盐0.5%-1%、尿素0.3%-0.5%,避免过量。
健康监测
- 饲养前驱虫,防止寄生虫影响营养吸收。
- 观察羊只粪便,发现异常(如持续腹泻)需及时调整饲料或就医。
四、季节性调整
冬季: 增加粗饲料比例至60%-70%,搭配青贮饲料。 夏季
通过以上方法,牧民可在保证羊只健康生长的同时,降低饲养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配方,并参考权威资料或专业机构提供的配方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