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蚕养殖环境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温度控制大蚕适宜饲养在较低温度和较干燥的环境中。4龄蚕的饲养适温为24~25°C,干湿差2~3°C;5龄蚕的饲养适温为23~24°C,干湿差3~4°C。
避免在20°C以下的低温中饲养4龄蚕,以及长时间接触28°C以上的高温。
湿度控制大蚕对湿度要求较为严格,适宜的湿度为65%~70%。
湿度过小会导致桑叶萎凋,影响食下率;湿度过大则会导致蚕体水分不易蒸发,体温升高,病菌容易滋生。
通风排湿大蚕呼吸量大,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弱,且因食桑排粪多,空气容易污浊。因此,需要经常打开门窗,加强通风排湿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在阴雨多湿的天气里,可以勤撒晒干的短稻草吸湿。
光照控制大蚕有避光性,容易向光线暗的地方集中。因此,要保持室内光线均匀,给桑前要匀座。
卫生与消毒蚕室要经常保持清洁,定期进行消毒。可以使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,特别是在阴雨天湿度大时,每天撒石灰粉1~2次,保持干燥。
及时清理饲养盒中的粪便和残留饲料,保持清洁。
饲养密度根据蚕的体重和发育阶段调整饲养密度,确保每张蚕的蚕座面积合适。4龄蚕每张用叶80-85kg,5龄蚕用叶500-600kg。
扩座除沙,确保蚕头均匀分布,避免病蚕、弱小蚕混入。
饲料管理提供新鲜、质好的桑叶,确保大蚕能够良桑饱食。随着蚕的生长,逐渐增加纤维含量多的桑叶,便于蚕吐丝作茧。
人工饲料需冷藏保存,使用时新鲜且均匀铺设。
上簇采茧当大蚕即将吐丝结茧时,将其放入方格簇中,保持通风良好,维持簇中温度24度,湿度85%为宜。上簇期间要定期检查,及时采摘成熟的蚕茧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为大蚕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,从而提高其生长质量和产茧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