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连云港养殖泥鳅,可以遵循以下步骤:
场地选择与建设选择靠近水源、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,池子面积一般为300~500平方米,最大不超过1333.33平方米,池深70~80厘米。
在排水口附近挖6~10平方米、深60~80厘米的集鱼坑,以方便放养和捕捞。
池塘岸要整齐平直、坚硬,并在埂内贴1层塑料膜以防泥鳅钻洞逃逸。
池底要整实,并要有20~30厘米淤泥,深浅要均匀。
清塘消毒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。生石灰用量根据水深情况而定,一般水深7~10厘米的干池用900~1125千克/公顷,水深1米用1875~2250千克/公顷。漂白粉遇水后能放出初生态氯,具有较强的杀菌和灭敌害生物的作用。干池塘用60~75千克/公顷,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。
肥水放养放养前3~4天施基肥,品种以畜禽粪肥为主,用量为9~12吨/公顷。
为减少疾病,用10毫克/升漂白粉溶液在水温10~15℃时,浸洗泥鳅鱼种20~30分钟,或者用3%食盐水浸洗30分钟左右,杀灭泥鳅鱼种体表的病原菌,增加抗病能力。
池塘养殖成鳅时,放养量按放3~4厘米泥鳅鱼种18万~24万尾/公顷,如有流水条件的池塘可适当增加投放量,反之可少放。
科学投饲泥鳅鱼种入池后,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,经常投施一些有机肥,培养水中的天然饵料。
每日还要投喂人工饲料,日投饵量3月为泥鳅总体重的1%,4~6月为4%,7~8月为10%,9~10月为4%。投喂方法,2次/天,上午、下午各1次,并在池塘内向阳、离岸1.5~2米的地方投放。
定期巡查养殖泥鳅的鱼池要定期进行巡查,做好换水和防病防逃等工作。
水色要做到清亮黄绿,能见度30厘米左右为宜,及时进行换水注水的处理。
每天打扫一次饵料台,捞出食物的碎屑和杂物防止污染水体,修补鱼池上的漏洞防止泥鳅逃跑。
疾病防治在养殖中期需要撒上一些防疾病的药品,如果不知道要怎么选择,可以请教专业人士或公司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在连云港成功养殖泥鳅,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