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北地区玉米种植方式需结合当地干旱少雨、光照强、昼夜温差大的特点,综合采用以下技术措施:
一、种植模式100cm大垄覆膜栽培
采用双行播种、垄距50cm的种植模式,覆盖绿色环保降解地膜,减少土壤污染风险。
膜下节水灌溉
部分基地未采用膜下灌溉,需结合覆膜特性控制灌溉时间、次数和水量,提高水分利用效率。
二、土壤管理土壤选择
优先选用通透性好、疏松肥沃的土壤,确保保水保肥能力。春播前需清除前茬根茬和残留地膜,翻耕耙磨后播种。
测土配方施肥
根据土壤检测结果,配比有机肥、磷钾肥和氮肥,播前深翻入土或起垄时施用,拔节前用完基肥和追肥。
三、播种管理播种技术
- 采用全膜双垄沟播、膜侧种植或坐水种,根据品种特性调整播种密度:紧凑型4800株/667m²,半紧凑型3800株/667m²,早熟品种5000株/667m²,晚熟品种4000株/667m²。
- 播种深度控制在5-7cm,增加播种量至2-3kg/667m²,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。
适墒播种
根据土壤墒情和降水预报,选择最佳覆膜时间,避免过早或过晚播种导致缺苗。
四、田间管理密度调整
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调整密度,叶片上举的品种株距20cm,叶片下披的品种株距22cm,保证每公顷保苗9万-9.9万株。
病虫害防治
定期检查田间,发现苗孔破损及时封严,防治地力弱、长势不良的地块,必要时追施速效氮肥。
人工去雄与授粉
当雄穗抽出1/4时开始去雄,去除2/3,雌穗花丝抽出后进行人工授粉,连续授粉3次。
五、品种选择优先选用耐旱、抗逆性强的品种,如先玉335,其早熟特性适合西北地区有限生长季。
通过以上综合管理措施,可有效提升西北地区玉米的产量和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