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黄玉米的种植方法可分为以下步骤,综合了权威资料和实用技巧:
一、选种与种子处理品种选择优先选用抗倒伏、抗病性强的杂交品种,如“禾苗”牌生物制剂配套品种,可提升产量和抗逆性。
种子处理
- 晒种: 春播前将种子摊晒4-5小时,连晒2-3天,可杀灭病菌,提高发芽率。 - 浸种
- 药剂拌种:使用1%种衣剂或0.5公斤生物菌剂拌种,可预防病虫害。
二、播种管理播种时间春季播种:4月下旬至5月初,秋季最迟7月中旬,需根据当地气温调整。
播种方式
- 直播: 适合土质较好、气温高的地区,开沟精量点播,行距62-80厘米,株距25-30厘米。 - 育苗移栽
一般5-6厘米,过深易导致出苗慢、苗弱,过浅易倒伏。
三、田间管理施肥管理
- 基肥:播前施足有机肥,配合复合肥,亩用量10-20公斤。
- 追肥:拔节期追施尿素15-20公斤/亩,灌浆期补充磷钾肥。
水分管理
保持土壤湿润,抽穗期需水量大,干旱时及时浇水,避免积水导致烂根。
密度调控
每亩3500-4000株,过密影响通风透光,过疏降低产量。
四、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: 通过选抗病品种、药剂拌种减少病害。 综合管理
收获时间:春玉米8月底收获,秋玉米10月中下旬。
储存条件:晾干后储存在通风干燥处,避免霉变。
通过以上步骤,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调整,小黄玉米可实现高产优质种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