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耐霉玉米种子的关键在于综合管理,从种子选择到后期养护需采取一系列措施,具体如下:
一、种子选择抗逆性强 :选择抗霉菌、抗病性强的品种,可降低种植过程中霉菌感染的风险。种子处理:播种前将种子翻晒2天,剔除秕粒、破粒、霉粒等劣质种子,并用20%福克悬浮剂或5.4%吡戊玉米种衣剂拌种,防治苗期病虫害。
二、土壤与耕作管理土壤选择:选择土层深厚、疏松透气的旱地或缓坡地,避免黏重土壤。
深耕整地:播种前精细耕地,打破犁底层,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肥性。
排水与通风: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,田间排水良好,增强通风条件,抑制霉菌生长。
三、播种管理播种时间:当地温稳定在8-10℃时播种,5-10月为最佳期,可提高出苗速度和产量。
种植密度:根据品种特性调整,紧凑型品种密植(2600-3300株/亩),平展型品种稀植(2000-2600株/亩)。
播种方法:采用条播或穴播,条播按需计算用种量,穴播每穴2-3粒,减少对根系损伤。
四、后期管理施肥管理- 基肥:
直播时混施尿素+二铵各2公斤;
- 追肥
:大喇叭口期追施碳铵80公斤+二铵10公斤+钾肥10公斤;- 壮苗肥:5叶期追施50公斤碳铵。
病虫害防治- 地下害虫可用毒死蜱、辛硫磷等药剂拌种或灌根;
- 高龄玉米需防治钻心虫、蚜虫等,可采用呋喃丹颗粒剂或氧化乐果。
及时清除病株:发现霉变玉米立即清除,防止毒素扩散。
五、储存与运输干燥通风:加工后保持玉米粉末干燥通风,避免霉变;
密封保存:使用密封罐存储,长期保存时可作植物肥料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降低耐霉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霉菌风险,提高产量和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