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种
选择纯度高、发芽率强的杂交一代种,剔除病弱、霉烂种子,确保种子净度≥97%。
晒种
播种前将种子摊晒4-5小时,连晒2-3天,可杀菌灭菌,提高发芽率15%-20%。
浸种与拌种
- 清水浸种6-12小时促进吸水,或用0.5公斤生物菌剂或5克硫酸锌拌种,防治缺锌或根系病害。
包衣与消毒
对种子包裹种衣剂或喷洒多菌灵,可避免苗期病虫害。
二、播种管理播种深度
3-5厘米为宜,干旱时适当增加至5-7厘米,避免过深导致缺苗。
播种密度
株距60-80厘米,行距62-80厘米,合理密植可提高产量。
播种方式
优先选择直播,土肥条件差地区可育苗移栽。
及时浇蒙头水
播种后24小时内浇透水,防止化肥烧种。
三、田间管理施肥管理
- 播种期施足基肥(有机肥+复合肥),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-20公斤/亩。
- 避免过量施肥,防止土壤板结。
水分管理
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,抽穗灌浆期需水量大,成熟期减少浇水。
中后期管理
- 控制旺长,避免过度密植导致养分竞争。
- 及时除草,夏茬玉米需重点防治地老虎、二化螟等害虫。
四、其他技巧土壤改良
深耕30厘米,施足腐熟有机肥和生物菌肥,改善土壤透气性和蓄肥能力。
抗逆品种选择
优先选用抗倒伏、耐旱涝、抗病虫害的品种,如甜玉米、郑单951。
适时收获
稻穗乳线消失、籽粒尖端变黑时收获,避免过早或过晚。
通过以上技巧的综合应用,可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