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种植除草剂的选择需根据种植阶段、杂草类型及地区气候条件综合决定,以下为推荐药剂及使用要点:
一、苗前封闭除草剂(推荐使用)乙草胺/异丙甲草胺复配剂- 针对禾本科杂草(如马唐、狗尾草)效果显著,需土壤封闭处理,施药后覆盖土壤。
- 注意:对双子叶杂草(如大豆、花生)防效较差,需避免与豆科作物间作。
40%乙莠水悬浮乳剂
- 长效封闭除草剂,适用于春玉米田,可保护整个生育期免受草害。
二、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(推荐使用)烟嘧磺隆
- 磺酰脲类除草剂,对禾本科杂草(如马唐、狗尾草)和莎草科杂草(如异型莎草)效果显著,施药后3-4天见效。
- 注意:甜玉米、爆裂玉米禁用,需确认品种安全性。
硝磺草酮
- 三酮类除草剂,可叶面和根部吸收,对马齿苋、狗尾草等效果差,但茎叶期使用可抑制大龄杂草生长。
- 优势:北方干旱地区适用性较好,但南方高温易产生药害。
苯唑草酮
- 巴斯夫专利化合物,广谱性除草剂,对甜玉米、爆裂玉米安全,可混配使用以扩大除草谱。
- 注意:对香附子等莎草科杂草效果较差,南方应用较少。
三、其他推荐药剂莠去津: 内吸性苗前除草剂,除草谱广且与烟嘧磺隆混配可提高效果。 氯氟吡氧乙酸
同一地块连续使用同一种除草剂易产生抗性,建议每年轮换品种。
安全间隔期:封闭除草剂需覆盖土壤2-3天,茎叶处理剂需在杂草2-4叶期施药。
结合土壤管理:深耕翻土、覆盖地膜可降低杂草萌发率。
五、地区差异补充北方地区:优先选择烟嘧磺隆、硝磺草酮,干旱时配合氯氟吡氧乙酸。
南方地区:推荐苯唑草酮,注意控制用量以防药害。
通过合理选择药剂并遵循使用规范,可有效控制玉米田杂草,提高产量和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