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土鸡需综合考虑饲料种类、养殖阶段和环境因素,以下是综合建议:
一、饲料选择原则营养均衡- 蛋用土鸡需高蛋白饲料(18-20%),育雏期(1-40日龄)需高能量饲料(玉米65%、豆粕25%)。
- 普通土鸡可搭配玉米、谷子、麦子等粗粮,但需控制用量(不超过5%高粱、8%菜粕)。
成本与适口性
- 优先选用本地高产价低饲料,如玉米、花生麸、甘薯等。
- 添加青草(菊苣、墨西哥玉米草、紫花苜蓿)可降低谷物成本并提高营养。
饲料品质
- 避免霉变、有异味的原料,加工时压制成颗粒料可提高适口性。
二、分阶段饲料配方育雏期(1-40日龄)
- 配方:玉米粉53.2%、麸皮8%、豆饼粉20%、菜籽饼粉8%、鱼粉6%、骨粉2%、贝壳粉2%、微量元素0.1%、多维素0.4%、食盐0.3%。
- 注意:雏鸡需浸泡饲料并搓碎,脱温鸡建议添加5%-10%完整谷粒。
成长期与育成期
- 能量饲料:玉米65%、豆粕25%、麸皮6%、预混料4%。
- 每日添加10%-15%青绿饲料(如青菜叶、草籽),可降低肌间脂肪含量并提高肉质。
育种专用饲料
- 参考蛋鸡营养标准,调整蛋白质至18-20%,并添加石粉或磷酸氢钙补钙。
三、环境管理温度与湿度
- 1-7日龄:31-33℃,育雏期逐渐降至25℃。
- 夏季:保持舍温25-31℃,通过喷淋降温;冬季:防风保暖,湿度60%-65%。
光照与通风
- 每天保证16-18小时自然光照,不足时补充人工光照。
- 鸡舍需通风良好,减少病菌滋生。
疾病防控
- 育雏期免疫接种疫苗,定期驱虫;成年鸡注意消毒防疫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粗粮替代: 可用玉米粉+青菜叶混合替代精制饲料,降低成本并改善口感。 季节调整
通过合理搭配饲料、优化环境管理,可显著提升土鸡的养殖效益和肉质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