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鸡养殖消毒是预防疾病的关键环节,需结合环境、器具、饮水及带鸡消毒等多方面措施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环境消毒日常清扫与冲洗- 每天清扫鸡舍内外,清除粪便、饲料残渣等污物,使用高压水枪按“先上后下、先里后外”的顺序冲洗顶棚、笼架、地面等设施,尤其要清理墙缝、管道等隐蔽角落。
- 对于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舍,需彻底清除粪便后进行消毒。
定期深度消毒
- 化学消毒: 使用生石灰(10%-20%悬液)喷洒地面、墙壁,或用10%-20%甲醛溶液熏蒸(每立方米48ml甲醛+水48ml),密闭空间需保持2-3小时。 - 物理消毒
煮沸消毒
- 餐具、注射器等耐高温物品煮沸20-30分钟,自然冷却后使用。
浸泡消毒
- 塑料饮水机、食槽等耐用品浸泡在消毒液中30-60分钟,再清洗晾干。
焚烧与高压水枪冲洗
- 不易清洗的器械可用火焰灭菌器焚烧,或高压水枪冲洗配合化学消毒剂使用。
三、饮水消毒每天更换清洁饮水,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粉(1:200稀释)浸泡饮水系统,保留1小时后再冲洗,防止病原微生物残留。
四、带鸡消毒(喷雾消毒)消毒时间与频率
- 育雏期第3周后开始,每隔2-3天消毒1次;育成期4-5天1次;产蛋期1周1次;疫情期建议每日1次。
- 疫苗接种前后2天及用药期间暂停消毒。
操作规范
- 配备喷雾器,距离鸡群2-3米喷洒高效消毒液(如绿新、金福),确保鸡只均匀覆盖,避免遗漏。
五、防疫辅助措施场地隔离
- 鸡舍与外界保持20米以上距离,设置围栏防止野兽入侵,出入口设置消毒通道。
免疫与驱虫
- 按免疫程序接种马立克、新城疫等疫苗,定期进行驱虫,减少疾病传播风险。
环境监测与调整
- 定期检测环境微生物,根据鸡群健康状况调整消毒频率和药剂种类,保持环境清洁干燥。
通过以上综合措施,可有效降低土鸡养殖中的疾病发生率,保障养殖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