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繁土鸡怎么养殖方法和技术

2025-04-03 16:03

新繁土鸡养殖方法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,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:

一、场地选择与鸡舍建设选址原则

- 选择地势高燥、排水良好、背风向阳的天然草地或山地,坡度不超过25°,远离居民区、工厂及交通要道。

- 有条件的可结合放牧,场与场间距不小于200米,形成生态屏障。

鸡舍类型与布局

- 散养:采用开放型鸡舍,设置栖架供活动,防风防雨,配备食槽、水槽及棚舍供夜间栖息。

- 规模养殖:推荐砖混或塑料材质鸡笼,封闭式结构便于温度湿度控制。

消毒措施

- 新场地用石灰水、聚维酮碘或甲醛熏蒸消毒,老场地配合日光暴晒和化学喷洒。

- 饲料、水具定期消毒,水壶可用两种消毒液交叉浸泡。

二、育雏管理

温度与湿度控制

- 1-7日龄:34-35℃,湿度64-70%;8-14日龄:30-32℃,湿度60-65%;后续每周下降2℃。

- 采用暖风机、遮阳网等设备辅助调节环境,避免高温高湿引发疾病。

饲养密度与营养供给

- 育雏期:1平方米30只,逐渐过渡到1平方米10只。

- 饲料配方:含高蛋白(18-20%)、维生素C及电解质,雏鸡期每日喂5-6次,放养后减少至2-3次。

免疫与疾病预防

- 首免新城疫(滴鼻点眼),免疫后避免消毒并增加舍温2℃。

- 每周消毒环境,驱虫每2个月一次,使用驱虫药如“天下无霉”。

三、放养与转群管理

自然放养

- 育雏40天后转群放养,选择林草间或果园,逐步减少人工补料至早晚各一次。

- 设置围栏防止走失,提供清洁饮水和栖息棚舍。

转群注意事项

- 选择晴天转群,运输时使用保温箱,避免应激反应。

- 转群后观察鸡群状态,及时调整饲养管理。

四、季节性调整与综合管理

春季管理

- 增加户外活动,提高维生素D合成;调整饲料蛋白至18-20%,加强消毒。

夏季管理

- 降低饲料能量,添加维生素C;早晚各喂,避免高温时段投喂。

秋季管理

- 增加饲料能量和蛋白质,促进肌肉发育;昼夜温差大时注意保暖。

冬季管理

- 保持舍温18-25℃,提供防风材料;减少人工补料,防止饲料浪费。

五、其他关键措施

种鸡选择:

选用无疫病、体质健壮的种鸡,避免混入来历不明的鸡苗。

饮水管理:雏鸡期提供0.9%葡萄糖饮水,日常保证清洁水源。

记录与监测:建立养殖档案,定期监测鸡群健康指标,及时调整管理方案。

通过以上综合管理,可有效提升新繁土鸡的成活率与养殖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