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猪产后后腿站立不稳

2025-01-04 17:23

母猪产后后腿站立不稳通常是由于 产后瘫痪引起的。这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,主要原因是母猪产后体质衰弱,产仔后四肢不能站立,知觉减退而发生瘫痪,又称产后风。以下是母猪产后瘫痪的一些关键信息和治疗建议:

临床症状

母猪产后精神沉郁,食欲下降,泌乳减少,心跳加快,站立不稳,两后肢无力,走路摇摆。

后期不能站立,常侧卧于地,头歪向下方,两后肢呈八字形分开,最终瘫痪。

日久肌肉萎缩,有时发生褥疮。

预防措施

在猪日粮中补饲贝壳粉、蛋壳粉和碳酸钙。

在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应补饲骨粉、鱼粉和杂骨汤。

冬春雨季要补喂优质干草粉、豆科牧草(苜蓿草)和青绿饲料。

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,母猪产仔后要多加垫草,防止冷风吹袭,保持猪舍温暖、宽敞,有充足的阳光照射。

母猪在妊娠期应多晒太阳,每天要让母猪在阳光下运动2小时~3小时,饲喂易消化,富含蛋白质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,钙磷比例要适当。

对有产后瘫痪史的母猪,在产前20天静脉注射10%葡萄糖酸钙100毫升,每周一次,以预防本病的发生。

治疗措施

钙疗法:对于已经出现瘫痪症状的母猪,可以通过静脉注射10%葡萄糖酸钙溶液进行治疗,或者使用维丁胶性钙,也可以改善母猪缺钙站不起来的情况。同时,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骨粉、蛋壳粉等富含钙质的物质,帮助母猪恢复血钙水平。

营养支持:确保母猪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,特别是在分娩前后,要适当增加饲料中钙磷的比例,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。母猪在怀孕期间,可以使用母畜太保+多维太保,以保证母猪各种营养的获取,对于预防母猪产后瘫痪、奶水不足等有很好的效果。

环境管理:保持猪舍干燥、温暖、舒适,避免母猪受到寒冷和潮湿的刺激。

其他注意事项

如果母猪在产前就患有慢性疾病,如关节炎、腰椎疾病等,产后身体的负担加重,这些疾病可能会加重,导致母猪无法站立。

母猪产后继发弓形体病也可能导致站不起来,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磺胺+多西环素打针,拌料使用多西环素+清温太保。

通过以上综合措施,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母猪产后后腿站立不稳的问题,保障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