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猪产后饲养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:
产后的母猪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乳汁的生产和自身的恢复。应提供高蛋白、高能量的饲料,包括豆粕、玉米、小麦、燕麦、鱼粉和肉骨粉等。
根据母猪的体重和繁殖状态合理分配饲料量,避免过度饲喂导致肥胖和乳汁产量下降。产后初期饲料量应较少,逐渐增加,直至达到正常采食量。
确保母猪有充足的清洁饮水,以满足其生产和哺育幼仔的需要。定期更换水源,保持水的新鲜。
产后的母猪需要充分的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和精力。提供一个安静、干净、温暖和舒适的环境,以便母猪可以休息和放松。
定期检查母猪的健康状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和感染。如果母猪出现异常症状,应立即采取措施。
饲料要保持新鲜和卫生,避免喂食腐败霉变的饲料。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克霉太保等防霉剂。
产后初期母猪食欲较弱,可以每天喂4-6次,逐渐增加至每天3-4次,保证母猪有足够的采食量。
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,避免母猪和幼仔受寒或过热。产房温度应保持在20-22℃左右。
产后应及时进行消炎,避免母猪出现产后发烧、不吃食等问题。可以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。
可以通过使用旺乳太保等饲料添加剂,改善母猪的奶水质量和产量,确保幼仔获得足够的营养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有效促进母猪的恢复和乳汁分泌,提高仔猪的成活率,同时减少母猪的健康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