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猪产后体温不稳定怎么办

2025-01-05 06:04

母猪产后体温不稳定可能有多种原因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建议:

便秘

母猪便秘会导致采食受到影响,缺乏营养,进而出现低温。体温计测量时要注意避免插入坚硬的粪球。治疗便秘的方法包括补充充足洁净的饮水、饲喂易消化的湿拌料、注射复合Vb促进胃肠蠕动及食欲恢复,严重者可以采用肥皂水灌肠通便和食醋半瓶,一天一次,连续2-3次。

产后低温

产后一周内的母猪可能会出现低温,尤其是经产和高产母猪。原因包括产后恢复不良、消化系统紊乱、产仔数量多、大量泌乳导致食欲废绝和行动迟缓。治疗方法是及时输液补能,使用20%-25%葡萄糖注射液1000毫升静脉+复合Vb+ATP80-100毫克+辅酶A800-1000U/d,连用2-3天。

产后热(产褥热)

产后热通常发生在产后1-3天内,病因多为子宫感染。症状包括发热、食欲下降,治疗时应慎用退烧药,主要以调理胃肠机能和积极抗菌消炎为主。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、脑垂体后叶素等。

消炎不彻底

母猪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和炎症的入侵,如果消炎不彻底,容易导致反复发烧。建议使用产后太保针等药物进行消炎。

免疫抑制性疾病

母猪由于长期怀孕、生产和哺乳,免疫力较低,容易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、猪瘟、伪狂犬等,这些疾病会导致母猪反复发烧。治疗时可以使用抗生素和免疫增强剂。

产道受伤或感染

分娩过程中母猪产道受伤或未及时处理会导致身体发炎和发热。治疗时可以使用抗生素和消毒药物,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。

环境温度过高

在炎热季节产仔时,产房温度过高容易引发母猪身体炎症。应保持产房温度在18-22℃之间,避免超过22℃。

建议

在出现母猪产后体温不稳定时,首先要确定具体原因,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护理。同时,要保持产房环境卫生和适宜的温度,确保母猪有足够的休息和营养。如果体温异常持续,应及时联系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