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猪生产后怎样打针

2025-01-04 17:31

母猪产后打针主要是为了预防或治疗产后炎症、促进子宫内恶露排出、预防子宫内膜炎、尿闭和排粪困难等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和方案:

产后太保针

产后连用3天进行消炎,保证母猪产后不感染炎症,同时可以过奶给仔猪提供保护。

阿莫西林粉针+鱼腥草注射液

阿莫西林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有效,鱼腥草清热解毒、消肿排脓。这个中西药结合的方案经济实惠且效果显著。

林可霉素

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,常用于治疗猪的呼吸道疾病以及母猪产后消炎。

头孢噻呋钠粉针+鱼腥草注射液

头孢噻呋是第三代头孢,光谱抗生素,配合鱼腥草注射液使用,消炎效果很好。

静脉输液

常见的输液方案包括:

0.9%氯化钠溶液500ml+头孢噻呋钠5毫克/公斤体重。

5%葡萄糖溶液500ml+鱼腥草注射液20ml。

甲硝唑溶液150ml,加温35℃后静脉输液,连用2-3天。

其他药物组合

肌肉注射青霉素8万单位/公斤体重和鱼腥草注射液0.2毫升/公斤体重,每日2次。

肌肉注射头孢喹肟注射液3毫克/公斤体重和鱼腥草注射液0.2毫升/公斤体重,2日1次。

长效药物

长效土霉素、头孢噻呋混悬液、长效恩诺沙星等,这些药物的半衰期长,可以达到48小时左右,适合母猪哺乳期的长期保健。

特定情况下的药物

对于产后不食的母猪,可以使用产后太保针+萘普生注射液,消炎退烧。

对于产后虚弱、便秘的母猪,可以使用不食太保针,健胃消食促进蠕动。

建议

综合使用: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上述药物组合,以达到最佳的消炎效果。

定期检查:在产后定期检查母猪的健康状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炎症问题。

合理饲喂:产后应循序渐进地增加饲料量,避免一次性喂得太多导致消化不良。

通过以上方案,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母猪产后的炎症,提高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