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后生猪价格整体呈现下跌趋势,主要受供需失衡、季节性需求变化及行业周期影响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价格走势特征春节后首周快速下跌
春节后终端需求显著减弱,叠加屠宰企业返工进度滞后,导致市场供过于求。2月13日全国瘦肉型生猪交易均价为14.77元/公斤,较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下跌5.35%。
中旬短暂回升
元宵节期间需求略有提升,叠加学校开学带动的备货需求,短暂支撑了价格。但整体行情仍偏弱,2月下旬价格再次回落。
区域价差扩大
北方地区春节后价格整体在14.28-16.62元/公斤之间,但区域间价差有所拉大,反映运输成本和消费能力的差异。
二、影响因素分析供应端主导
- 养殖企业春节后集中出栏,2月日均出栏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50%,但屠宰端尚未完全恢复,导致供应过剩。
- 2月下旬供应略有收缩,但因出栏周期短,对价格的支撑作用有限。
需求端疲软
- 春节后消费进入淡季,叠加非节假日因素,终端需求恢复缓慢。
- 家庭消费倾向库存消化,叠加元旦、春节前储备需求已基本满足,进一步抑制需求增长。
行业周期与成本压力
- 2025年仍是生猪出栏高峰年,月均出栏量同比增幅达10-20%,但仔猪存活率较低(约11%),导致整体供应压力。
- 猪价低企时养殖企业观望情绪浓厚,冻品入库量未达预期,加剧市场供过于求。
三、未来走势预测短期震荡下行
预计2月下旬价格仍将维持偏弱震荡,3月可能因供应减少和需求微弱回升短暂企稳。
年中回稳
4月随着消费旺季临近,价格或小幅反弹,但整体涨幅有限。
全年趋势
2025年猪价整体略低于2024年,全年呈现“先抑后扬”走势,但波动幅度扩大。
四、风险提示需关注猪瘟等疫病对存栏量的影响,以及饲料成本波动对养殖利润的挤压。建议养殖企业优化出栏节奏,降低库存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