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2024年9月以来的市场数据,生猪价格整体呈现下跌趋势,主要阶段和原因如下:
一、价格下跌的主要阶段2024年9月-2025年2月从2024年9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激增开始,供应量持续快速增加,叠加春节后消费需求低迷,导致猪价自9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后逐步回落。2025年2月下旬,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4.83元/公斤,节后价格持续下行,近两日日均跌幅达0.30-0.50元/公斤。
2025年3月
3月下旬消费需求延续低迷,但养殖端为完成出栏计划,存在阶段性增量,叠加南方腌腊需求支撑,猪价短暂企稳至14.5-14.8元/公斤区间,但节后需求回落,价格再次下跌至13.5元/公斤左右。
二、关键影响因素供应端压力
- 2024年9月后新生仔猪存栏量持续高于上年同期,叠加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减弱,导致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。
- 春节前传统消费旺季未能缓解供需矛盾,反而因养殖端集中出栏形成短期供应冲击。
需求端疲软
- 春节后至三四月份为消费淡季,居民消费意愿下降,叠加城市消费增幅有限,导致需求支撑不足。
- 2025年春节前,因学校开学预期,部分屠宰场提前备货,短暂缓解供应压力,但节后需求回落明显。
成本与利润压力
- 养殖成本有所下降(2025年预计较2024年降低1-2元/公斤),但价格下跌幅度更大,导致养殖企业利润持续减少,进一步抑制补栏意愿。
三、未来价格走势展望短期(2025年3-5月): 预计价格将维持低位震荡,3月下旬供应压力仍存,但南方腌腊需求或对北方形成一定支撑。 中长期
综上,生猪价格下跌主要受供应端过剩与需求端不足共同作用,未来走势需关注政策干预、消费复苏及养殖成本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