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选择避风向阳、水源充足、水质清洁的场地,面积20-100平方米,池深0.7-1米,底质需坚硬且富含有机质(肥泥层30厘米以上)。
- 水泥池需提前脱碱处理,土池需夯实底质,池底安装进水口和溢水口网栏,防止逃逸。
稻田套养
- 选择保水性强、土质肥沃的低洼稻田,稻田水深20厘米以上,鱼沟纵横(宽90厘米、深60厘米),与进出水口连接。
二、种苗选择与投放黄鳝种苗
- 优先选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,每千克50-80条为宜,放养密度1-1.5千克/平方米。
- 养殖20天后按1:10比例投放泥鳅苗。
泥鳅种苗
- 选择抗逆性强、生长快的品种,体长5-8厘米,放养密度为黄鳝的1/10(如每平方米100-200尾)。
三、饲料投喂管理基础饲料
- 以配合饲料为主,配方:鱼粉21%、饼粕19%、蚯蚓12%、矿物质1%、酵母5%、维生素2%、黏合剂3%。
- 黄鳝苗期(前20天)禁食,第4天开始投喂,每天下午7点最佳。
投喂原则
- 采用“四定”原则:定时(每天1-2次)、定量(体重的4%-5%)、定质(配合饲料+蚯蚓/河蚬)、定位(水面下5厘米)。
- 泥鳅可利用黄鳝粪便自然繁殖,当比例超过1:10时,可投喂麸类饲料。
四、水质与疾病管理水质维护
- 保持pH值6.5-7.5,水深0.2-0.35米,定期检测水质,排除污染物质。
- 每天换水1-2次,夏季增加消毒频次。
疾病预防
- 无病先防,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,重点防范细菌感染。
五、套养效益与注意事项效益分析: 泥鳅按市场均价12元/斤计算,每亩产量1500斤,综合成本约1万元/亩,纯利润可达8000元。 注意事项
黄鳝与泥鳅混养时,黄鳝占比需控制在80%-90%;
冬季需做好防寒措施,夏季注意防晒。
通过以上技术要点,可实现黄鳝与泥鳅的高效混养,提升经济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