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河蟹养殖面临水温下降的挑战,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暂养技术来保证河蟹能够安全越冬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暂养技术要点:
1. 暂养池建设
水源要求:确保水源充足、清洁,无农药及化工废水污染。
池型与大小:暂养池建议为长方形,东西向,长4-10米,宽10-100米,深1-1.2米。
增温设施:利用塑料大棚温室,保持水温在15℃以上。
防逃措施:设置防逃墙或网,防止河蟹逃逸。
消毒处理:使用生石灰、漂白粉等药物对暂养池进行消毒。
2. 蟹种选择
规格要求:选择同一品种,规格相似(一般50-100克),体格健壮,性腺未成熟。
消毒处理:对选好的河蟹进行消毒处理,如使用漂白粉、福尔马林等。
3. 投饵喂养
前期喂养(11月份到上市前一个半月):以植物性食物为主,如麦粒、大豆、红薯等。
后期喂养:增加动物性蛋白质含量,如小杂鱼虾、蚕蛹等。
投喂量:根据河蟹体重调整投饵量,前期约占蟹重的5%-8%,后期2%-3%。
4. 日常管理
水温控制:保持大棚密封,防止热量流失,维持水温。
水质管理:定期换水,保持水质清洁,防止疾病发生。
饲料管理:根据天气和河蟹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。
疾病防治:定期在饲料中拌饲适量的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。
5. 其他注意事项
防逃措施:确保防逃设施完好,防止河蟹逃逸。
防害措施:防止鼠、蛇等有害生物进入暂养池。
适时出售:及时捕捉并出售性成熟的河蟹,避免其在暂养池中死亡。
以上技术要点可以帮助您在秋冬季节成功暂养河蟹,提高其存活率,并为春节前后的市场供应做好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