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鱼容易得的病主要有以下几种:
赤皮病: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,表现为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,鳞片脱落,鳍条基部充血,鳍条末端腐烂、裂开。
细菌性肠炎: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,病鱼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不摄食,肠道充血发炎,腹部膨大,两侧有红斑,肛门红肿外突。
烂鳃病:由柱状黄杆菌(曾用名:鱼害黏球菌)感染引起,病鱼体色发黑,鳃上黏液多,鳃丝腐烂带泥,严重时鳃盖中央表皮腐蚀成一个透明小窗,俗称“开天窗”。
出血病:由呼肠孤病毒引起,分为红肌肉型、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三种类型,病鱼出现皮下肌肉、鳍条、鳃盖、口腔充血等症状。
水霉病:由水霉菌属、绵霉菌属引起,通常在运输过程或气温较低时发生,表现为鱼体表面出现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。
车轮虫病、指环虫、竖鲮:这些寄生虫病在高温季节易发,主要侵害草鱼的鳃和体表,导致食欲下降和生长受阻。
肝胆综合症:这是一种生理性疾病,通常发生在草鱼生长至一定规格时,表现为肝脏和胆囊功能异常。
病毒性疾病:除了上述细菌性疾病外,草鱼还可能感染病毒性出血病等。
预防措施水质管理:定期更换水体,保持水质清洁,使用光合菌等生物制剂改善水质,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。
鱼苗消毒:在投放鱼苗前,使用含氯漂白粉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,并在投放后注射疫苗以提高免疫力。
饲料消毒: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,避免使用腐败变质的食物。
定期消毒:定期使用漂白粉、生石灰等对池塘进行消毒,减少病原菌滋生。
合理放养:控制鱼苗密度,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缺氧和水质恶化。
及时治疗:一旦发现疾病症状,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,如使用抗菌药物、杀虫剂等,并对水体进行消毒。
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草鱼患病的风险,保障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