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向阳、水源充足、排水方便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,如池塘边或河沟旁。
规格设计
- 面积:10-50平方米,单养或高密度养殖(每平方米可放养50-200尾)。
- 深度:1-1.5米,池壁夯实,底部铺20-30厘米厚淤泥。
- 结构:圆形或方形,边缘留出10-15厘米距离,可围塑料网防止逃逸。
二、清塘消毒与苗种投放清塘消毒
- 用生石灰(900-1125千克/公顷)或漂白粉(60-75千克/公顷)对池水消毒,水温需达到7-10℃。
- 池底埋设6-10平方米深60-80厘米的集鱼坑,方便捕捞。
苗种选择与投放
- 选择体长22-25厘米、无病无伤的种苗,投放前进行适应性放养。
- 密度控制:每平方米50-200尾,避免过度拥挤导致水质恶化。
三、水质管理水质调控
- 保持水温20-30℃,溶解氧≥5毫克/升,pH值7-8.5,通过换水、增氧(1-2次/周)和微生物制剂调节。
换水与增氧
- 每周换水1/3-1/2,使用增氧设备维持溶氧量,冬季需增加保温措施。
四、饲料投喂与疾病防控饲料选择
- 以蚯蚓、蝇蛆、浮游生物为主,搭配优质泥鳅饲料,投喂量占体重的3%-8%。
- 高密度养殖可配合人工投喂,避免浪费和污染。
疾病防控
- 定期检测水质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,可使用漂白粉或食盐水浸洗种苗消毒。
- 冬季注意防寒,低温时覆盖保温材料。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设施维护: 定期检查池壁、进排水口,修补漏洞,防止渗漏。 收获与运输
通过以上步骤,可高效利用帆布鱼池进行泥鳅养殖,实现高密度、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