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稻田中捕捞泥鳅可结合多种方法,根据季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技术,具体如下:
一、干塘捕捞法(推荐)操作步骤
- 冬季稻田水位降至15℃以下时,排干稻田或鱼沟中的水,形成浅水区。
- 将稻田或鱼沟划分成若干块,中间挖排水沟,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,便于人工捕捉。
- 可用铁筛或抄网将泥鳅捞出,或翻土挖掘残留泥鳅。
注意事项
- 南方温暖地区可让泥鳅越冬,次年再投放养殖;北方寒冷地区需翻耕捕尽。
二、诱捕法食饵诱捕
- 使用炒熟的米糠、麦麸、蚕蛹粉等作诱饵,将其混合泥土制成面团,摊放在鱼沟或集鱼坑底部。
- 集鱼坑可铺设带有诱饵的罾网,或放置沉入底部的诱饵袋,清晨或傍晚效果更佳。
香饵诱捕(油菜秆法)
- 将油菜秆浸泡在炒香的米糠和泥土混合面团中,晾干后插入稻田沟坑。
- 泥鳅闻到香味后聚集,可围埂或直接捕捉。
三、冲水捕捞法操作步骤
- 在稻田进水口处设置密眼渔网,放水时泥鳅逆水游向进水口,触发网具捕捞。
- 可分多次排水,每次排水后检查并收集泥鳅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季节选择
- 春季可在出水口捕捞表层泥鳅,夏季以袋捕为主,秋季推荐干塘法,冬季需干塘或翻耕。
- 繁殖期(5-6月)应避开捕捞,以保护种鳅。
后续处理
- 捕捞后及时将泥鳅转移至清水中暂养1-3天,避免运输死亡。
- 长期养殖可建立暂养池,晚稻插秧后释放回稻田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高效捕捞稻田泥鳅,同时减少对泥鳅的损伤。根据实际气候和养殖条件灵活选择,可提高捕捞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