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冷了泥鳅怎么养好活

2025-04-08 07:53

天气变冷时,泥鳅养殖需特别注意保温、控温、控氧和水质管理,以确保其安全越冬和健康生长。以下是综合管理要点:

一、冬季养殖环境调控温度管理

- 理想温度:

泥鳅越冬期最佳水温为8-12℃,低于5℃会进入休眠状态。 - 保温措施

- 温棚越冬:在池塘四周搭建拱棚,覆盖双层塑料薄膜,可延长生长期1个月以上。 - 干池越冬:放干池水后,覆盖15-20厘米厚的稻草或秸秆,保持底泥湿润,防止结冰。 - 深水越冬:加深水位至1米以上,泥鳅钻入底泥越冬。

水位管理

- 越冬期水位需保持在1.2-1.5米,浅水区可增加溶氧量,避免底泥缺氧。

二、水质管理

溶氧与pH值

- 每天开启增氧机2-3小时,保持溶氧量≥5mg/L。 - 定期调节pH值至6.5-8.5,使用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。

氨氮控制

- 通过微生物制剂分解底泥有机物,防止氨氮积累。

三、饲养管理

投喂调整

- 低温期(≤15℃):

每日投喂1次,减少动物性饲料比例(约1%-5%),增加植物性饲料(如糠、水草)。 - 高温期(>20℃):正常投喂,可适当增加动物性饲料以促进增重。

饲料与健康

- 选择体健无病的泥鳅,暂养时间超过1天的不宜投放。 - 日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7%-15%,避免过量导致消化不良。 - 越冬前可投喂高营养饲料(如鱼粉、蚕蛹粉),增强抗寒能力。
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
疾病预防

- 越冬前对养殖池消毒(如生石灰消毒),防止病原体滋生。 - 越冬期减少投喂频率,降低疾病风险。

设施维护

- 保持养殖池或木箱通风良好,防止缺氧。 - 定期检查注排水口,防止渗漏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应对冬季低温对泥鳅养殖的影响,提高成活率并保障产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