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藕池中养殖泥鳅时,合理施肥是促进生长和产量的关键环节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后的施肥管理方法:
一、基肥施用清塘消毒后施肥
种藕前需排干池水并晒塘1周,每亩施发酵好的农家肥250-300千克,充分分解后蓄水种藕。
分层施肥
- 在藕池底部施入150-200千克有机肥(如猪粪、牛粪),促进底栖生物繁殖。
- 池壁可开沟施入50-100千克复合肥或有机肥,便于泥鳅取食。
二、追肥管理生长阶段追肥
- 藕叶长出2片后,水温达20℃以上时开始投放鳅苗,同时追施150-200千克有机肥,配合换水至30厘米深。
- 泥鳅生长期需定期补充有机肥,保持水体肥力,建议每月追肥1-2次。
水质调控配合
- 换水时同步补充肥料,避免水质恶化影响肥效。
三、生态投喂天然饵料与人工饲料结合
- 利用藕田中的动植物性资源(如蚯蚓、蚌肉、鱼粉、畜禽粪便)作为基础饵料,搭配人工配合饲料(如鱼虾粉、豆饼)。
- 饲料可制成团状或块状,投放在食台或沟槽中,便于集中投喂。
投喂策略
- 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,日投喂量控制在泥鳅体重的5%-10%。
- 夏季高温时减少投喂量或停喂,低温或雷雨天暂停投喂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水质管理
- 保持池水透明度在15-20厘米,水色黄绿为佳。定期检测水质,发现浮肿或水华时及时换水。
设施维护
- 藕池四周加高加固,进出水口安装防逃网,防止泥鳅逃逸。
品种选择
- 优先选用抗病性强、生长快的品种,如太空莲36号鳅种。
通过科学施肥与生态管理,可显著提升泥鳅的成活率与产量,实现高效养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