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和黄鳝买回来怎么养

2025-04-08 07:28
一、选苗与种苗要求种苗选择

- 优先选用人工培育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种,避免使用杂色或病害鳝苗。

- 种苗大小以每公斤50-80个为宜,过小易导致成活率低。

苗种检测

- 剔除体表有伤口、竖桩、胃部瘫痪或抽搐转圈的病弱苗。

二、建池与消毒

池塘选择

- 选择避风向阳、水源充足、排水良好的稻田或养殖池,面积20-100㎡为宜。

- 稻田需保水性能强、土质粘性,插秧前水深20厘米以上。

池底处理

- 淤泥厚30厘米,可加入腐熟农家肥提升肥力,种植水葫芦、水草等水生植物作为隐蔽栖息地。

- 池底需夯实并消毒,放苗前用生石灰杀灭细菌,排干后注入新水。

三、投喂与饲养管理

饲料选择

- 黄鳝以配合饲料为主,日投喂量3%-5%,配合饲料含鱼粉21%、蚯蚓12%等成分。

- 泥鳅可投喂黄鳝残食、粪便或麸皮,自然繁殖快,养殖密度1-1.5万尾/亩。

投喂方法

- 每天早晚各一次,下午7点为最佳采食时段,投放在饲料台固定位置。

- 饲养20天后再投放泥鳅苗,按1:10比例混养。

水质管理

- 每20-30天换水一次,夏季高温时增加换水频率,保持溶解氧≥5mg/L。

- 每月喷洒光合细菌、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,防止病原体滋生。

四、疾病预防与生长调控

疾病防控

- 遵循无病先防原则,发现病鱼及时隔离治疗,避免交叉感染。

- 低温(15-22℃)可抑制病原菌活性,夏季高温时通过遮阳网、增氧设备维持适宜环境。

生长管理

- 6-7月放养,此时水温稳定且食物丰富,黄鳝可长到200-300g/月。

- 泥鳅5个月可达到12厘米长、15-20g重,年总产值可达2000斤。

五、高产养殖技术要点

套养模式:

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,可利用黄鳝粪便和残饵,提高空间利用率。

配合饲料优化:根据生长阶段调整配方,例如育苗期添加蚯蚓、河螺,生长后期增加能量饲料比例。

环境调控:冬季覆盖遮阳网,夏季通过喷水降温,保持水体温度稳定。

通过以上步骤的科学管理,可有效提升泥鳅黄鳝的成活率与养殖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