暂养鲈鱼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环节,需注意环境条件、消毒措施和投喂管理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建议:
一、环境条件控制温度管理- 暂养温度应控制在 4-7℃
,此温度范围可减少鱼苗应激,促进健康生长。盐度调节
- 盐度需调整至 1‰左右(即每升水含盐1克),模拟自然环境,增强鱼苗抗病能力。
水质要求
- 水质需保持清新,溶氧量不低于4-6毫克/升,透明度30-40厘米。
二、池塘准备与消毒池塘建设
- 面积建议 5-10亩,水深2米左右,底质以沙壤土为主,淤泥较少且池底平坦。
- 配备增氧机、排水口和进水口,确保水质循环和换水便利。
清塘消毒
- 放养前需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,可用 100斤/亩生石灰泼洒或 20毫克/升漂白粉(干塘处理)。
- 暂养期间每周用 15ppm福尔马林或 国际单位强氯精进行消毒。
三、苗种投放与管理苗种选择
- 优先使用体长1.5-2厘米的野生鱼苗,抗病性强且生长快。
暂养密度
- 每亩放养 8000-1500尾,使用40目网箱或网格栏便于投喂和观察。
投喂管理
- 初期投喂: 先投喂卤虫幼体,后过渡到鱼糜、颗粒饲料,逐渐驯化。 - 投喂量
- 投喂工具:使用竹木跳板或投饵机,确保饵料覆盖全面。
四、疾病预防与水质维护药物预防- 投喂前3天每50公斤鱼体加服 痢特灵0.5克、土霉素3克、维生素C1克
,拌饲1次。水质监测
- 每天巡塘观察鱼体活动、水色、透明度及溶氧量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。
- 9-10月育肥期需增加换水频率,保持水质稳定。
五、注意事项种苗运输: 海鲈苗需从海区捕捞后淡化至目标盐度,运输过程中避免缺氧。 捕捞管理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提高鲈鱼暂养成活率,为后续养殖奠定基础。